國家政策:
201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關于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要求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強化學位授予單位、導師和研究生的質量意識,加強學位授予管理,保證學位授予質量。
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結合國家“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戰略的任務安排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計劃?!?/span>
建設背景: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結構中高水平、高層次的存在,有著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創新性人才的重要使命。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高校對研究生的培養和研究生質量的提高越來越重視,加強學科建設、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優化人才培養、提升科學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逐漸成為各高校研究生培養的目標。因此需要構建一套能夠反映研究生教學質量的平臺來反映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的對研究生教育質量進行提升。
學校痛點:
● 研究生數據的不規范或缺
● 研究生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單一
● 課程設置不合理
● 導師指導力不從心
解決方案:
學位與研究生大數據解決方案構建了一個平臺,實現三個統一。
三個統一:在整個平臺建立過程中,統一數據來源、統一數據定義、統一研究生教學模型展示。
一個平臺:分析平臺,在此平臺上完成研究生教學過程全覆蓋分析決策支持;完成各種主體性業務分析展現。
通過學位與研究生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建設,構建了包含采集、上報、管理一體化的研究生教學數據庫,改變了目前數據分散在各個處室、各個項目、各個管理人員的現狀,避免出現數據毀損、缺失、泄密的情況,保證高校研究生相關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和連續性。
本平臺提供研究生教學質量分析的領導駕駛艙、質量監測、學生畫像、導師畫像、主題分析、預警預測和質量報告七大功能。其中領導駕駛艙實時展示領導所關心的反映研究生教學狀態的核心指標,為決策提供數據依據(應用如下圖所示);質量監測對研究生培養輸入、過程和輸出全過程的關鍵指標進行了監測分析;研究生畫像和導師畫像綜合展示了每個學生和導師的特征,幫助管理者全面快捷了解師生情況;主題分析利用關聯挖掘分析形成主題分析報告;預測預警從研究生學業和導師培養分別對學生和導師進行預測預警;并定時向全校領導、管理者提供研究生質量報告。通過各大功能的縱向和橫向分析對比,能夠充分發揮數據的聚合作用,發現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更深層次的問題。
完善平臺角色權限分配功能,能根據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分析內容將不同的研究生教學分析結果展現給對應人員,確保數據安全保密。
平臺特色:
● 研究生教學模型分析商店
基于Smartbi產品開發的研究生教學模型分析商店,將所需的研究生教學分析模型轉換成可視化的模型,在行業內屬于模式創新。
● 完善的指標體系
在學位與研究生大數據解決方案中,質量監測的指標與觀測點是以教育部學位中心全國研究生教學質量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指標體系為基礎,再結合高校自身特點與需求,和專家進行溝通討論后所確定的校級指標體系。
● 動態管理與數據挖掘
1. 研究生動態管理、行為矯正、預測預警、發展變化分析,并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提高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 分析研究生課程教學、學術訓練、科研活動等相關數據,客觀呈現實際運行狀態,對運行狀態是否按照預定計劃發展,是否向預定目標靠近等進行監控、預警。
3. 分析研究生學術活動、科研參與、生活軌跡等狀態,并利用關聯分析等數據挖掘技術,能夠發掘這些數據中蘊含的有效信息以及彼此間的相互關系,全面掌握和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與創新能力。
>
● 課程設置不合理
● 導師指導力不從心
●主題分析
應用價值:
● 相應國家研究生教育政策方針
1.改革研究生教育評價機制,建立了以培養單位為主體質量保障體系。把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助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2.研究生教學大數據分析覆蓋研究生教育質量全過程,發現教育質量問題再進行精準出擊。
● 建立量化的研究生教學質量評價
1.對研究生輸入、過程和輸出全過程的質量監測,避免了人為主觀性評判,使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現更加客觀;
2.量化的質量監測評價和保障的是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而不是某一個階段。
體驗
聯系方式
關注我們